在當天播出的新聞里,石油巨頭中石化的老總傅成玉坐在一張桌子前,他對面坐著的兩個人,是本輪巡視組的組長趙文波和巡視組成員徐愛婷。
談話記錄
  最近反腐界呢,最火的事情當然是專項巡視了。
  首次公開談話畫面的專項巡視
  照王岐山一項雷厲風行的作風,“專項巡視”這個在今年1月首次被提出的概念,今年已經“巡過三輪”。
  巡視的對象也很有意思。第一輪,巡視了科技部、中糧集團和復旦大學;第二輪,巡視一汽集團、中科院和國家體育總局;第三輪,巡視的對象一口氣暴增到了13個。
  13個巡視對象大約可以分為三類:一些傳統意義上被視為“清水衙門”的國家部委,如文化部、環保部;事業單位,如中國科協、全國工商聯、國際廣播電臺;大型國企,如南方航空、中國船舶、中國聯通、中國海運、華電、東風汽車、神華、中石化。
  截止到今天,對外發佈了進駐消息的是中石化和文化部。而中石化則由於那個在CCTV上被播出的“畫面”,而讓外界對此前從未披露場景的巡視工作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。
  在當天播出的新聞里,石油巨頭中石化的老總傅成玉坐在一張桌子前,他對面坐著的兩個人,是本輪巡視組的組長趙文波和巡視組成員徐愛婷。
  被媒體描述為“反腐老兵”的趙文波,此前已經先後參加過四輪巡視,每輪都在第六巡視組任副組長,這一次終於被“扶正”;而他最“彪炳”的戰役,則被認為是挖出了山西的“塌方式腐敗”。
  而徐愛婷作為巡視組中首次被公佈的女性,此前報道頗少。上一次出現在新聞里還是2005年。彼時她從中紀委監察部駐國家糧食局紀檢組副組長、監察局局長的任上,調至公家工商總局任相同職位。
  今天的中紀委旗下官方報紙《中國紀檢監察報》,刊發了此次巡視組進駐中石化的場景和細節。
  據報道,在當天同時開始的四個談話小組談話中,傅成玉走進的第一組用時最長,一共談了2個小時。其他用時最短的談話對象,不過進去“1V2”了15分鐘。巡視組的兩人,一人主問,一人主記;問的問題則有提綱,諸如“是否存在權錢交易、以權謀私、貪污賄賂、腐化墮落、違反廉潔從業規定等問題”、“落實‘三重一大’決策制度方面存在哪些突出問題”等。
  至於誰會接受問話,這份名單並非被巡視單位提供,而是由巡視組決定。這也就意味著,在來之前,巡視組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功課。
  為何選擇這些巡視對象?
  中央直屬單位、國家部委、事業單位、央企等加在一起,有幾百家。如何選擇專項巡視的對象,其中是有講究的。這種“講究”,從歷次巡視的單位構成中即可窺知一二。
  按照中紀委的說法,專項巡視,可以針對一件事、一筆經費、一條線索進行,那麼可以想見,這些線索要麼之前就為中紀委掌握,要麼就來自於舉報和檢舉。
  而要達到王岐山所說“舉一反三”的效果,避免專項巡視就事論事,這些巡視的問題肯定是具有代表性的。
  比如巡視復旦大學,在中央巡視組的反饋意見中,就有包括“科研經費使用混亂、違規現象突出”、“江灣校區基建工程嚴重違規,存在安全和腐敗隱患”的問題。這些問題之前即有報道稱網帖已有舉報,而巡視結束後,更有媒體報道該校的15名校領導全部被提醒談話,以示誡勉。
  類似的科研腐敗隱患,同樣在巡視中科院的時候發現。這一次,巡視的反饋表述是“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方面違紀違法問題和國有權益損失問題比較突出,基本建設領域違規違紀問題多發,擅自改變科研用地用途搞經營性開發”。
  另外一些“清水衙門”的專項巡視也有跡可循。
  比如中國科協,其黨組書記申維辰已經落馬,對該部門的巡視,一方面有“按圖索驥”的可能,另一方面也涉及科研管理領域的問題;對文化部、環保部等部門的巡視,則可能是針對近年來這些部門手中日益增加的審批權和經費使用權。安徽省的環保系統就曾在2013年曝出窩案,130多名貪腐分子落馬,基本覆蓋了安徽省全部的16個地市。
  而另一些巡視對象的選擇,則可能是因為“群眾呼聲”。比如被反饋存在“賽事審批和運動員裁判員選拔選派不規範、不公開、不透明;比賽違背公平原則、弄虛作假,破壞賽風賽紀現象比較嚴重”問題的國家體育總局,和幾次巡視中都成為巡視對象的央企。
  為何需要習近平拍板?
  前兩天,微信公號“人民日報政文”刊發了一篇文章,由該報專業聯繫中紀委的記者親自執筆。該文透露了一個細節:無論多忙,“習近平都要親自確定巡視的對象,親自審閱每份巡視報告,親自聽取每輪巡視成果彙報、發表重要講話,指導下一輪巡視開展的思路”。
  習主席親自發話、親自選擇、親自拍板,待遇還是蠻高的。不過話又說回來了:為什麼巡視這些單位還得習主席親自拍板?
  我們只能用常理再次分析一下。
  可能的原因無非幾點:一,涉及的人和事可能層面比較高,觸動的相關利益集團勢力比較大。二,巡視針對的“一件事,一個人,一個下屬單位,一個工程項目,一筆專項經費”可能看起來比較細節化,但是可能具備全局性的意義。
  對於前者,目前還沒有太直接的信息披露。但是對於後者,選擇的邏輯已經很明晰。
  比如對於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專項巡視,可能確實來自於舉報、來自於網帖檢舉。但是這個問題並非孤例。從人民大學的招生腐敗案件,到復旦大學的基建混亂,再到中科院的科研經費使用不規範,其中都透露出目前科研機制的問題。
  或許也正是因為在專項巡視中發現的這些問題,習近平親自掛帥的中央深改小組,才在今年的第六次會議上專門提出了科研體制改革的問題。以前政府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局面,才能用一個改革方案徹底扭轉之。
  再比如,國企。此前中石油的腐敗窩案已經足夠震動,之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副總經理戴春寧、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的落馬,也解開了國企腐敗的一角。雖然中糧集團的“高爾夫會員卡”、一汽集團的“汽車銷售和資源配置”問題看起來“很細節”,但是這些細節疊加在一起,就構成了央企改革的動力。有望在明年公佈的央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,可能也有這些腐敗案件和巡視報告的“軍功”。
  畢竟,對於反腐來說,查誰、查到什麼程度是一個目的,肅清官場、整飭生態是一個目的,但更重要的目的,還是為改革鋪路。
  文/公子無忌
編輯:SN117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z99yzanj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